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骨缺损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修复骨缺损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5c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空白对照组9只。其中实验组左侧植入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植入颗粒骨;空白对照组双侧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12周实验组各取7只、空白对照组各取3只对兔桡骨植入物进行大体形态、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12周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纳入兔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桡骨植入物大体、X射线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两种方法均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左侧无论从成骨时间及成骨效果上都要优于右侧,空白对照组无骨愈合现象。②兔桡骨植入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明实验组左侧在最大应力方面要优于右侧[(101.03±12.49),(73.71±9.75)N,P<0.05];在弹性模量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可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在成骨时间和成骨质量上更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