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风安口服液对动脉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的干预效应(英文)

中风安口服液对动脉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的干预效应(英文)

         

摘要

背景:中风安口服液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新型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芪和水蛭,其中黄芪具有明显的益气活血作用,水蛭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抗血栓、缓解动脉痉挛和改善组织缺氧的作用。目的:观察中风安口服液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和对小鼠血液凝固及耐力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1-09/2002-04在河北医科大学药理研究室完成。药物影响血栓形成实验:第1组实验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中风安3.0,6.0,12.0g/kg剂量组、阿司匹林0.3g/kg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第2组实验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中风安3.0,6.0g/kg剂量组、脑血康3.0,6.0g/kg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凝血时间实验: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中风安6.0,12.0,24.0g/kg剂量组、阿司匹林0.3g/kg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游泳耗竭时间测定:取小鼠90只,随机分为中风安6.0,24.0g/kg剂量组;脑血康6.0,24.0g/kg剂量组,苯丙胺0.2g/kg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方法:药物影响血栓形成实验,第1组于术前24h及1h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中风安(3,6,12g/kg),阿司匹林(0.3g/kg)和水。第2组大鼠术前24h及1h分别灌胃给予中风安(3,6g/kg)脑血康(3,6g/kg)和水。给药后腹腔注射氯胺酮50mg/kg麻醉,采用线栓血栓法,测定各鼠血栓湿重,比较各组血栓形成的差异。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分别灌胃给予中风安(24.0,12.0,6.0g/kg),阿司匹林(0.3g/kg)和水,于灌胃后1h用玻片法观察小鼠凝血时间。小鼠游泳耗竭时间的测定,灌胃给予中风安(6.0,24.0g/kg)和脑血康(6.0,24.0g/kg)及苯丙胺(0.2g/kg,)和水。1次/d,连续灌胃5d,于第5天给药后1h测定小鼠游泳耗竭时间。计算各组小鼠游泳耗竭时间的平均值。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血栓形成抑制率。②各组小鼠凝血时间。③各组小鼠游泳耗竭时间。结果:参加实验的90只大鼠和1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栓湿重:第1组实验:中风安口服液3.0,6.0,12.0g/kg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4±4),(21±4),(16±6),(39±7)mg,(t=5.88~7.90,P<0.01)];第2组实验:中风安口服液6.0g/kg剂量组明显低于相同剂量脑血康组[(23.6±2.6),(30.0±4.1),(t=4.18,P<0.01)],中风安口服液3.0g/kg剂量组低于同剂量脑血康组[(30.6±2.1),(33.1±1.6)mg,(t=2.96,P<0.05)]。②凝血时间:中风安口服液24.0,12.0g/kg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22±66),(190±52),(116±26)s,(t=4.02,4.72,P<0.01)]。③游泳耗竭时间:中风安24.0,6.0g/kg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512±1244),(899±403),(502±100)s,(t=3.70~6.24,P<0.01)]。结论:中风安口服液对大鼠动脉血栓和小鼠静脉血栓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增强小鼠的耐力,具有抗疲劳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