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针刺干预脑性瘫痪不同留针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针刺干预脑性瘫痪不同留针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摘要

目的针刺治疗脑性瘫痪存在着最佳的时效关系,头体针留针30min的疗效优于留针5min的速刺,在此基础上,观察延长头针留针时间治疗脑性瘫痪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03-05/2003-1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特诊室及广州市靳三针治疗中心收治的门诊脑性瘫痪患儿43例,男28例,女15例。均为已接受2个月靳三针基础治疗而再诊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头针留针1h组22例,头针留针30min组21例。针刺病例采用靳氏头针四项(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为主穴,两组皆采用主穴结合经络辨证及对症取穴配用四肢、躯干部穴位。头针留针1h组穴位体针留针30min,每间隔5min运针1次,头针留针1h。头针留针30min组穴位头体针均留针30min。采用小儿脑性瘫疾粗大运动评价量表[共80项指标,分5个功能区。①仰卧、俯卧位结合翻身、原始反射残存及直立反射建立。②四点位跪结合爬。③坐结合平衡反射。④站。⑤走、跑、攀登。每一项指标以完成程度给分,完全不会为0分;完成动作<10%为1分;10%~90%为2分,100%为3分,神经反射以仍残存或未出现的年龄给分。最后评分有3项,①功能区得分,为该功能区总分×100。②实际得分,为检查功能区得分除以检查功能数。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分别在病例纳入时及治疗2个月后各评定1次。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3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头针干预后2个月脑性瘫痪2,3,4功能区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功能区得分和实际得分):头针留针1h组均明显高于头针留针30min组(P<0.05)。结论延长头针留针时间更有利于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