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胶原性眼内接触镜眼内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英文)

胶原性眼内接触镜眼内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评价(英文)

             

摘要

背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又称眼内接触镜)植入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矫治高度近视的晶体屈光性手术。Starr公司将IV型胶原与水凝胶聚合而成的新型材料Collamer,是研制眼内接触镜的理想材料,但国外产品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手术的开展。目的:通过兔眼动物实验摸索理想的胶原性眼内接触镜植入方法,观察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和炎症递质的变化,并对其植入眼内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设计:单一样本,开放性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材料:实验于1999-08/2000-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南洋放射免疫测试中心完成。选取成年新西兰纯种白兔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眼内接触镜植入组8只、手术对照组6只、空白对照组6只。方法:①眼内接触镜植入组右眼行眼内接触镜植入+虹膜周切术,手术对照组右眼单纯行虹膜周切术,手术由专人按同一方式施行。术后两组术眼滴用激素抗菌素眼药水,4次/d,共10d。均于术后1,4,7d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U。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手术。②分别于术后1,4,7,14d和1个月对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手术对照组的术眼进行眼压波动、角膜损伤、前房蛋白细胞渗出、前房深度、前房出血、虹膜后粘连、眼内接触镜偏位以及晶体混浊等监测。③分别于术后1,4,7,14d和1个月对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手术对照组的术眼进行房水取样,空白对照组也在相应时间取样,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前列腺素E2浓度。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前房反应检测结果。②术后各组房水中炎症递质前列腺素E2浓度检测结果。结果:实验选取新西兰纯种白兔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变化:与术前比较,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手术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术后角膜损伤和前房渗出情况:眼内接触镜植入组:5只兔眼术后第1天出现不同程度的前房变浅,1周内均恢复正常;2只兔眼出现少量前房出血,2周后吸收;2只兔眼分别出现虹膜前粘连和后粘连,瞳孔轻度变形;2只兔眼出现不同程度眼内接触镜偏位;1只兔眼术后1个月出现晶体前囊膜下点状混浊。手术对照组:6只兔眼术后第1天前房出现1~2级渗出,1周后均吸收;各兔眼角膜透明,无前房出血、前房变浅、虹膜后粘、晶体混浊等变化。③术后各组房水中炎症递质前列腺素E2浓度检测结果:眼内接触镜植入组术后1~4d房水中前列腺素E2含量最高,以后含量逐步递减。术后14d和1个月,各组均基本相似(P>0.05)。结论: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后前房无明显慢性葡萄膜炎发生。房水中前列腺素E2浓度逐步降低,表现了眼内接触镜植入后典型的异物肉芽肿炎症过程,反映其良好的眼内耐受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