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猪心肌梗死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8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完成。①33只猪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10)、心肌梗死模型组(梗死组,n=10)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组,n=13)。②梗死组和干细胞组应用整体交换型球囊导管封堵左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经导管分别注入3mL生理盐水和3mL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③4周后各组行心率变异性、心脏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化学检查。结果:33只苏中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细胞参与了心肌组织和毛细血管网的重建,部分胞浆中还出现了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肌钙蛋白T和Ⅷ因子。②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发现,梗死组同对照组相比规一化高频成分显著降低[(17.12±5.17),(28.53±7.11)nU,P<0.05];规一化低频成分和低高频成分比值显著增高[(67.82±12.68)比(44.10±12.20)nU,P<0.05;4.10±0.65比1.61±0.13,P<0.01];干细胞组规一化低频成分与梗死组差异无显著性,但规一化高频成分却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以致低高频成分比值较后者显著降低(P<0.05)。③干细胞组左室收缩压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却显著高于梗死组(P均<0.05),干细胞组左室舒张末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明显低于梗死组(P<0.05)。④干细胞组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梗死组(P<0.01);梗死组梗死区和非梗死区新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干细胞组除梗死区新生神经和交感神经密度较梗死组进一步升高(P均<0.05)外,其他与后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显著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其机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心肌细胞、毛细血管和神经组织修复,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减少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激活,不增加心脏神经重构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