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创伤失血后微循环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内皮附壁状态的性别差异

创伤失血后微循环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内皮附壁状态的性别差异

         

摘要

目的:在体实时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微循环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的附壁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测定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因子CD11b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3在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微循环室完成。①实验动物为发情前期的雌性和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雄性,雌性和假手术3组,每组10只,其中假手术组雌雄各5只。②麻醉后通过放血的方法将平均动脉压降至(35±5)mmHg,并维持60min,然后在60min内用4倍于最大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进行复苏。假手术组不进行休克及液体复苏。③复苏后2h和6h在腹部正中作4cm切口,取出回盲部附近的肠系膜,显微镜下观察多形核白细胞在肠系膜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的附壁情况并录像。通过股动脉抽取外周血分离多形核白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复苏后6h将动物处死,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活体微循环观测:复苏后2h,雄性组大鼠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多形核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形成附壁。复苏后6h,雄性组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血流出现时快时慢甚至逆流的现象,说明雄性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微循环出现紊乱。②多形核白细胞附壁的分析:复苏后2h,雌性组和假手术组的多形核白细胞附壁数低于雄性组[(1.8±0.3),(0.4±0.2),(4.2±0.9)个,P<0.05]。但6h后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③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测定:复苏后2h和6h,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雄性组明显高于雌性组和假手术组(P<0.01),雌性组和假手术组间差异不明显。④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休克复苏后6h,雄性及雌性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都与各自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P<0.05),但雌性组升高低于雄性组(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后雌性大鼠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和多形核白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的附壁数量与雄性相比明显降低,多形核白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明显减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