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再构建:化学髓核溶解术中溶解酶及实施技术的进展

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再构建:化学髓核溶解术中溶解酶及实施技术的进展

         

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化学髓核溶解术的效果,跟踪化学髓核溶解术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系统有关化学髓核溶解术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emonucleoly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化学髓核溶解术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经典文献、经严格科学设计的基础实验研究、前瞻性随机性临床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排除标准:临床回顾性研究、个案报道、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检索到关于化学髓核溶解术的相关文献202篇,4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化学髓核溶解术是最早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微创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髓核溶解酶有木瓜凝乳蛋白酶和胶原酶。髓核溶解酶注射入椎间盘内,加速椎间盘的退化,使之纤维化缩小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化学髓核溶解术的最佳适应证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腿痛重于腰痛,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相吻合的患者;对椎间盘髓核脱出及脱落髓核碎块周围包以纤维化组织或后纵韧带缺损处被纤维化组织隔开,酶无法达到突出物者禁忌行化学髓核溶解术。化学髓核溶解术效果优于椎板切除术。化学溶核治疗效果优于经皮髓核切除。反复多次行化学髓核溶解术也是安全有效的。主要临床并发症是腰背部痉挛疼痛,在退针前注射布比卡因或注射木瓜凝乳蛋白酶前静脉注射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该并发症。木瓜凝乳蛋白酶和胶原酶都可以导致微血管破裂和出血、微栓塞、溶血,鞘内注射可导致严重神经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化学髓核溶解术适应证,正确运用穿刺技术行化学髓核溶解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性持续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费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