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基层医药》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小剂量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小剂量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剂量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舒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择期行单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锁骨上神经阻滞组(观察组), 每组20例。两组患者常规全麻诱导、机械通气, 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进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注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 15 mL。麻醉维持选择全凭静脉麻醉, 术中调节全麻药用量, 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45~60。观察指标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患者术后1、4、8、12、24 h各时间点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镇痛药的用量, 及神经阻滞有关不良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以及氟比洛芬酯的用量均明显减少(t=4.387、3.199、4.254、3.946, 均P&0.01),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45±1.64)min比(5.20±3.14)min]、苏醒时间[(2.95±3.32)min比(8.70±3.50)min]和拔管时间[(5.65±6.14)min比(13.85±5.22)min]明显缩短(t=4.737、5.337、4.548, 均P=0.000), 但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复苏室(PACU)驻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术后1 、4 、8、12 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t=3.282、5.471、2.796、3.767, 均P&0.05), 术后24 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 围术期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略有差距, 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好, 且具有术中用药量少, 术后镇痛时间长, 患者恢复快, 术后并发症少, 在临床麻醉应用中有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