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NO在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机制的研究

NO在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机制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在短暂高眼压诱导的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1组左眼为正常对照组、右眼为视网膜缺血对照组;2组左眼为视网膜缺血溶剂对照组,右眼为视网膜缺血L-NAME治疗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7、14、28天分别将各组24只眼随机分人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眼。制备视网膜病理切片,定量测量内网状层(IPL)、内核层(INL)、外核层(ONL)的厚度。结果:在缺血的早期阶段(第1周),内网状层(IPL)的厚度即下降,在缺血的晚期阶段(第2周~第4周),内核层(INL)和外核层(ONl)的厚度才发生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χ~2检验,P<0.05)。L-NAME,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明显减轻缺血性损伤。减轻视网膜各层的下降幅度。与缺血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χ~2检验,P<0.05)o结论: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的诱导机制除了兴奋性毒性诱导的损伤以外,还有其他的机制存在。NO可介导视网膜缺血性损伤,并在短暂视网膜缺血后晚期内核层(INL)与外核层(ONL)神经元的延迟死亡起到一个主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