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 >云南杨梅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云南杨梅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

碳(C)、氮(N)、磷(P)在植物生长和各种生理调节机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云南灌丛生态系统C、N、P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生物量、土壤C、N、P含量与植物C、N、P含量的相互影响,该研究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在云南省云南杨梅(Myrica nana)灌丛主要分布区设立了29个样地,通过测量样地中云南杨梅灌丛C、N、P含量,系统分析了云南杨梅C、N、P的计量规律。结果显示:1)研究区域云南杨梅根、茎、叶的C、N、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45.94%、0.54%、0.03%,46.32%、0.58%、0.03%和49.05%、1.70%、0.06%(干质量),其中叶的C、N、P含量均显著高于茎和根。在根中C:N:P为1 531:18:1,在茎中C:N:P为1 544:19:1,而在叶中C:N:P为818:10:1,反映了云南杨梅不同部位元素计量不同的分配关系;2)云南杨梅叶片中C含量和N:P值随生物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只有叶片C含量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极显著,而N:P值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叶片中N含量和P含量随生物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P含量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显著,N含量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云南杨梅叶的N:P(34.2)明显大于8,说明P是云南杨梅生长的限制因素。3)根的C、N、P含量与土壤中的P含量都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N、P为极显著正相关,C为显著负相关;茎的C含量与土壤的C、N、P含量都显著负相关,且N、P含量的相关性极显著,而茎的P含量与土壤中的P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的P含量与土壤的C、N、P含量都极显著正相关,叶的C含量则与土壤的P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西南高原灌丛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