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拮抗内毒素活性及机制的研究

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拮抗内毒素活性及机制的研究

         

摘要

目的和方法:通过LAL改良基质显色法和紫外光谱法观察了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体外拮抗内毒素的机制.结果:测定了各拮抗剂与内毒素中和后剩余内毒素的浓度(活性),结果表明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组、多粘菌素B组和甘氨酸组均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1),并且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组显著低于单独使用多粘菌素B组和甘氨酸组(P>0.01).从紫外光谱图上可看到两种拮抗剂中和内毒素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多粘菌素B可以降低内毒素的吸收峰值(206 nm和257 nm处),而甘氨酸与内毒素的吸收峰值则相加(212 nm和257 nm处).结论:(1)内毒素类脂A上磷酸基团及相连的氨基葡萄糖双糖结构在甘氨酸、多粘菌素B作用下发生了变化,从而失去了对鲎试剂中C因子的激活作用,并且甘氨酸、多粘菌素B联合应用比单独使用效果要好;(2)提示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可能是分别作用在内毒素分子的不同结构部位.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第8期|760|共1页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州,51063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础医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