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新生儿及婴幼儿3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5例,手术时年龄5 d至3岁不等(其中15例为新生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按照术式不同分为鼻内镜下常规术式组和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组,改良黏膜瓣技术根据后鼻孔闭锁类型分别设计,双侧闭锁采用镜像L形切口,单侧闭锁采用交叉L形切口.术后规律随访2~3年,随访参数包括手术次数、住院时间、再狭窄率、并发症等情况.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例患儿采用鼻内镜下常规术式,22例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手术时最低体重(2200 g)和最小年龄(5 d)均来自改良黏膜瓣技术组.与鼻内镜下常规术式组相比,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组患儿的手术次数较少[(1.14±0.47)次比(2.69±1.20)次,t=5.552,P<0.001],住院时间较短[(7.70±3.22)d比(14.37±19.16)d,t=2.960,P=0.005],术后再狭窄率较低(9.1%比43.8%,x2=6.156,P=0.013),并发症的发生率亦较低(13.6%比43.8%,x2=5.955,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黏膜瓣技术用于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具有可行性,可有效降低术后再狭窄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713-718|共6页
  • 作者单位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10004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婴儿,新生; 鼻内镜; 后鼻孔闭锁; 黏膜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