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颅颈交界处的脑脊液动力学特征的MR比较研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颅颈交界处的脑脊液动力学特征的MR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颅颈交界处是否亦存在脑脊液阻塞及其与小脑扁桃体位置、枕骨大孔大小及体表皮层诱发电位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AIS和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和相位对比法核磁共振检查。在枕骨大孔处蛛网膜下腹侧和背侧分别选择4个兴趣区测量两组的脑脊液流动峰值速度。在正中矢状面上测量小脑扁桃体相对枕骨大孔连线的位置,枕骨大孔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将测量参数与体表皮层诱发电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IS患者枕骨大孔处脑脊液流动速度峰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AIS患者中有50%的小脑扁桃体低于枕骨大孔连线1mm且位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枕骨大孔的前后径及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小脑扁桃体位置和枕骨大孔面积呈明显负相关。体表皮层诱发电位正常和异常的AIS患者脑脊液流速以及枕骨大孔形态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尽管AIS患者存在低位小脑扁桃体,但其枕骨大孔处脑脊液流动并无明显阻塞,这可能是由于小脑扁桃体位置越低者其枕骨大孔越大而产生的中和代偿结果。AIS患者的体表皮层诱发电位异常亦与其枕骨大孔处的脑脊液流动无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