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 >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观察

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2年2月至2016年8月间就诊26例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比较两组间平均值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双尾t检验。结果 26例双眼无虹膜患者中, 男、女各13例, 平均初诊年龄(8.72±8.06)岁, 30.8%(8/26)例有家族遗传史, 88.5%(23/26)伴有双眼白内障, 11.5%(3/26)伴有单眼白内障, 累计收集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49只眼进行分析。患眼白内障形态分类以绕核型24.5%(12/49), 后囊下型22.4%(11/49), 全白内障18.4%(9/49)为主。合并眼球震颤36.7%(18/49), 玻璃体混浊28.6%(14/49), 黄斑发育不良(10/49), 屈光不正、外斜视各12.2%(6/49), 先天性青光眼8.2%(4/49), 内斜视、先天上睑下垂、晶状体异位各4.1%(2/49), 巩膜葡萄肿2.0%(1/49), 视网膜色素变性2.0%(1/49)。30.6%(15/49)眼行白内障摘除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有93.3%(14/15);≥0.3有20.0%(3/15);术后高眼压发生率33.3%(5/15), 重度后发性白内障13.3%(2/15), 脉络膜出血合并脱离6.7%(1/15)。其中80.0%(12/15)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白内障注吸联合人晶状体植入术, 20.0%(3/12)的术眼因眼部合并症未予植入人工晶体, 配戴框架眼镜较正屈光不正。患者首诊时平均角膜曲率为(40.40±2.11)D;平均散光度数为(2.61±2.29)D;CCT为(652.18±106.16)μm;ACD为(3.06±0.98)mm。术前与术后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双眼发病及家族遗传倾向, 病程多呈进展性, 且常因其他合并症影响治疗方式选择及手术预后。(中华眼科杂志, 2017, 53:821-82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