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肿瘤杂志》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查体、超声和钼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价中的差异。方法通过查体、超声和钼靶分别测量、记录141例NAC患者肿瘤状况,分析治疗前后原发灶、淋巴结的变化。结果全组中晚期患者居多,Ⅰ期仅占8.5%。化疗前查体的乳腺肿块较超声检查明显偏大(P<0.01)。评价疗效时,原发灶查体误判完全缓解(CR)率高达46.8%(22/47),而超声误判残留率为84.0%(21/25)。43例行钼靶检查患者中,有23例(53.5%)患者因难以测量肿块大小而无法评价疗效;5例有钙化的患者,虽化疗后肿块缩小,但钙化范围无变化。在治疗中,25例有效患者行原发灶空芯针穿刺,在9例穿刺病理阴性者中,仅有3例达pCR;16例穿刺阳性者均未达pCR。超声检查怀疑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通过空芯针穿刺的病理阳性率为88.3%(53/60),超声检查不怀疑者仍有20.0%(1/5)为阳性。24例超声未探及腋窝肿大淋巴结患者中,有9例(37.5%)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化疗前淋巴结病理阳性患者64例,化疗后转阴36例(56.3%)。全组原发灶及淋巴结均达病理完全缓解(pCR)者21例,占14.9%(21/14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对腋窝淋巴结进行空芯针穿刺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明确病理状态非常重要,查体、超声及钼靶检查对原发灶肿瘤大小的判断都有相当的误差,可采用病灶穿刺来评价NAC的疗效,但对结果的判断还需综合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