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近远期疗效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近远期疗效的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673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根据手术途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76例)和开腹组(297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近期疗效包括手术相关指标和手术并发症, 远期疗效包括术后生命质量(包括盆底功能和性功能)以及复发和生存情况, 其中盆底功能评估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专家咨询委员会问卷(ICIQ-FLUTS), 性功能评估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对影响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 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近期疗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258±71)、(226±69)min]、术中出血量[(343±211)、(491±411)ml]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0.9)、(2.9±1.0)d]、留置尿管时间[(7±5)、(10±8)d]、住院时间[(12±7)、(18±12) d]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中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数[(21±8)、(21±11)个]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5%(32/376)、10.4%(31/297),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1%(68/376)、22.2%(66/297), 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血管损伤的发生率为1.9%(7/376), 明显低于开腹组[5.4%(16/297), P=0.003];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0.3%(1/376), 明显低于开腹组[4.7%(14/297), P&0.01]。(2)远期疗效:ICIQ-FLUTS问卷调查后显示, 两组术后尿失禁的总发生率以及不同程度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FSFI问卷的6个不同维度中, 术后12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的性欲望以及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高潮及性交痛评分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 腹腔镜组患者的复发率与开腹组[分别为12.0%(45/376)、14.5%(43/297)]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5%、87.2%,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9%和85.1%, 两组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深肌层浸润及腹膜后淋巴结有转移明显影响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预后(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病理类型和手术病理分期是影响腹腔镜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与开腹手术比较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 且能改善术后远期生命质量, 而两者的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 因而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