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 >阴道镜活检和子宫颈环形电刀锥切术对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治价值

阴道镜活检和子宫颈环形电刀锥切术对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治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和子宫颈环形电刀(LEEP)锥切术在子宫颈微小浸润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LEEP锥切术的患者共4 815例)经LEEP锥切术诊断的135例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所有患者LEEP锥切术前均行阴道镜活检, 回顾性分析其阴道镜活检的诊断价值;根据对生育的要求及切缘情况对LEEP锥切术后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后续治疗, 包括密切随访、二次LEEP锥切术、子宫全切除术、子宫次广泛性切除术或子宫广泛性切除术;采用Pearson 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阴道镜活检诊断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敏感度仅为4.4%(6/135), 特异度为100.0%(4 680/4 680), 漏诊率为95.6%(129/135)。(2)135例LEEP锥切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患者中, 29例后续治疗未在本院且失访, 106例在本院接受了进一步的后续治疗。这106例患者中, 4例密切随访;102例接受了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包括二次LEEP锥切术6例(其中3例在二次LEEP锥切术后再行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59例、子宫次广泛性切除术14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26例。(3)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为27~ 39、40~ 49和50~65岁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19.0%(11/58)、15.4%(10/65)和5/12, 3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05, P=0.105);LEEP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24.7%, 23/93)明显高于切缘阴性者(7.1 %, 3/42;χ2=5.756, P=0.016);内切缘阳性、外切缘阳性、纤维间质切缘阳性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9.6%(8/27)、17.1%(7/41)、30.6%(11/36), 3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5, P=0.321);LEEP锥切术后有或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2/7和18.8%(24/128), 两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2, P=0.521);间质浸润深度为&1 mm、1~&3 mm、3~ 5 mm患者在后续手术中发现其病变残留率分别为17.1%(7/41)、19.0%(16/84)和3/10, 3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870, P=0.647)。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OR=1.080, P=0.024)和切缘阳性(OR=5.069, P=0.014)是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阴道镜活检诊断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有一定难度, 易漏诊, 明确诊断更依赖于LEEP锥切术。对于LEEP锥切术后切缘阴性且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可密切随访。患者年龄、切缘情况是影响LEEP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