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基于瞬变电磁法的南大西洋热液硫化物区电性结构

基于瞬变电磁法的南大西洋热液硫化物区电性结构

         

摘要

大西洋中脊属于典型的慢速扩张洋中脊,具有形成大型热液硫化物矿床的潜力.目前,国际上对大西洋中脊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大西洋,而对于南大西洋中脊的调查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只能探测到矿床的表面特征,而对其形态、规模及赋存状态等问题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海洋瞬变电磁法对浅部高导体异常灵敏,这使其成为热液硫化物资源探测和评价的新兴手段之一.为了研究南大西洋海底热液系统,我国在南大西洋开展了多个科考航次,其中大洋52航次在南大西洋热液硫化物区开展了瞬变电磁勘查工作;基于Occam反演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测线区域浅部电阻率整体偏低,而深部电阻率较高且横向变化不均匀;在840~880和1060~1080号点之间存在两处由浅到深的连续低阻异常,均对应着较强的二次场响应,推测为热液硫化物矿堆.该矿堆呈现管状形态,向下延伸30 m左右.这证明了海洋瞬变电磁法在热液硫化物矿的定位、圈定硫化物矿的范围、研究硫化物矿的空间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有效地服务于多金属硫化物矿资源评价工作.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年第10期|2713-2721|共9页
  • 作者单位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2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海洋调查与观测;
  • 关键词

    海底热液; 多金属硫化物; 南大西洋; 瞬变电磁; 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