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是否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相关。方法 连续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14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脑白质疏松程度将患者分为无至中度脑白质疏松组和重度脑白质疏松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成功再灌注率、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率和术后90 d死亡率;根据预后差异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脑白质疏松程度与术后90 d预后的关系。结果 146例患者中,无至中度脑白质疏松组100例,重度脑白质疏松组46例;与无至中度脑白质疏松组相比,重度脑白质疏松组的年龄更大[70.50(59.75,79.75)岁vs. 79(73,82)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高[20(16,25)分vs. 22(18,28)分],手术成功再灌注率更低[97.0%(97/100)vs. 84.8%(39/46)],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更高[11.0%(11/100)vs. 26.1%(12/4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更低[54.0%(54/100)vs. 21.7%(10/46)],术后90 d死亡率更高[14.0%(14/100)vs. 30.4%(1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6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64例,预后不良组8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更大[70.50(59.75,79.75)岁vs. 79(73,82)岁],基线NIHSS评分更高[20(16,25)分vs. 22(18,28)分],TOAST病因学分型中心源性栓塞型比例更高[68.8%(44/64)vs. 76.8%(63/82)],重度脑白质疏松比例更高[15.6%(10/64)vs. 43.9%(3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脑白质疏松(OR=3.109,95%CI:1.241~7.788,P=0.015)与年龄、基线NIHSS评分、TOAST病因学分型均是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度脑白质疏松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不良独立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