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多发性硬化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意义

多发性硬化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VEMPs)各参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VEMPs与核磁共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MS病变的检测能力.方法 采用双耳短声刺激记录37例MS患者(有脑干症状21例、无脑干症状16例)和20名健康对照的VEMPs的潜伏期和振幅值,计算双侧在13 ms左右出现的正波(p13)波幅潜伏期差值(Δp13)和振幅比(SR).37例MS患者均做核磁共振成像,其中33例记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 有脑干症状组和对照组相比,p13潜伏期显著延长[左侧为(13.84±2.57) ms和(12.20±1.10) ms, P<0.05;右侧为(14.69±2.96) ms和(12.10±2.60) ms,P<0.01],Δp13显著增大(1.63±1.82和1.00±1.44,P<0.01),而无脑干症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MS患者的p13-n23(在23 ms左右出现的负波)振幅值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左侧分别为(149.98±52.2)、(175.51±49.22)、(272.80±165.81) μV;右侧分别为(156.88±97.04)、(167.74±57.32)、(257.50±138.49) μV,P均<0.05],扩展的残疾功能量表评分与振幅有相关性(左侧r=0.45,右侧r=0.46,P均<0.05).VEMPs与核磁共振相比,对病灶的检出率低(分别为33%与100%,P<0.05),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13潜伏期及Δp13可作为判定MS前庭脊髓通路脱髓鞘的参考指标.VEMPs作为辅助诊断MS的一项新的诱发电位,对脑干病灶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