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心脏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段测定.测定cTnI、Mb、CK-MB,并分析峰值与时间关系.结果 cTnI:本组52例,其中42例确诊为AMI,检测cTnI阳性40例,阴性2例,10例cTnI检测无阳性发现.cTnI对AMI敏感性95.23%,特异性100%;Mb:42例AMI中,Mb阳性39例,阴性3例.10例非AMI病例,阳性3例,阴性7例.在症状出现后24 h内Mb对AMI的敏感性为92.85%,特异性为70%%.CK-MB:本组42例AMI,CK-MB阳性35例,阴性7例.非AMI患者在10例,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检测CK-MB出现阳性2例,阴性8例.在症状出现后24 h内CK-MB对AMI的敏感性为88.95.0%,特异性为80.0%.结论 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放弃所谓的心肌酶谱测定如CK/CK-MB等;Mb列为常规早期心脏标志物,由于其特异性不高,主要用于早期除外心肌梗死的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