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治与预防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治与预防

摘要

药源性肾损害是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以及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是间质性肾炎的主要原因。药源性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强、剂量大、疗程长,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药物,有效循环容量不足,内环境不稳定或有全身基础疾病;易感人群为过敏体质、老年人或新生儿以及原有肾脏疾病的个体;人为因素为误服或滥用肾毒性药物。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发展机制包括:药物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血流动力学因素、过敏反应与炎症、肾小管堵塞、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周期G2/M期阻滞、细胞过度自噬与凋亡、DNA损伤、基因组不稳定、致癌作用等。抗生素、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质子泵抑制剂、对比剂、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和中成药均可导致药源性肾损害,不同药物所致的肾损害的部位、机制、表现、程度、预后均不一样。熟悉和掌握药源性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以及生物标志物,详细询问用药病史(包括西药和中药、中成药、“保健”药、秘方等),结合用药后出现的肾损伤或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或不明原因的肾损伤,尤其是伴有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下降、夜尿增多的肾小管损害、尿蛋白阴性的肾功能不全,应考虑药源性肾损害的可能。药源性肾损害重在预防,思想上重视、法律上保障、识别和避免易感因素、辨证论治精准用药以及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有助于减少肾损害的发生、遏制肾损害的发展和恶化。药源性肾损害的治疗原则是停用可疑药物并给予相应的处理,维持正常的血压、尿量和稳定的内环境,防治并发症;如果肾活检病理表现为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或伴有明显炎细胞浸润的慢性间质性肾炎,给予中等剂量、短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明显减轻炎细胞浸润,逆转恶化的肾功能。

著录项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