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摘要

基础理论的研究,从临床经验总结方式转向以动物实验为主的实验研究方式,中医学步入了实验医学的时代,中药传统的四气五味归经和以化学成分解释药效的理论、机理的探讨紧密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中医药理论,使中医学得到了新的发展[1、2]。 在临床研究中,证实了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最基本病机是瘀血阻滞[3]。中药可明显改善EMS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4、5];调节血浆中异常的前列腺素水平(PGE2、PGF2α、TXB2、6-酮-PGFlα等)[4、6];调节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含量,使LH、PRL、E2均有改善[6];可通过提高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缓解痛经、盆腔痛(尤其是黄体期β-内啡肽水平与EMS疼痛发生有关),并且可能间接增强NK细胞活性,调节EMS免疫功能[7]。有关中药改善EMS免疫状况的临床观察较多,表明中药对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明显作用,EM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衡,如CD4比率和CD4/CD8比值升高,外周血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8~10]。中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亦能够升高NK细胞活性,使CD4比率降低,CD8比率升高,CD4/CD8比值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