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皮肤损害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皮肤损害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摘要

@@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 其皮肤营养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探讨CVI细胞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2受体(IL-2R)水平与皮肤损伤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择经静脉造影和多谱勒超声确诊的下肢CVI患者32例,男 21例,女11例,年龄23~70岁,平均53±12岁。病程1~40年,平均21±13年。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曲张(32/32)、小腿胀痛(24/32)、轻度肿胀(15/32)、足靴区色素沉着(8/32)、静脉性溃疡(10/32)。有下肢严重水肿,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疾病,糖尿病等任何1项者不被入选。按国际心脏血管外科协会Porter 标准将全组病例分级,Class 1级皮肤外观正常组14例,Class 2~3级营养障碍组18例。另选择8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男女各4例,年龄34~67岁,平均58±11岁,均无下肢动静脉病史及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