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在慢性肝病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在慢性肝病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慢性肝病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病患者341例, 包括慢性肝炎88例、肝硬化97例、肝癌145例(初发60例、复发39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23例、手术和射频治疗后2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11例, 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之间AFP和AFP-L3(%)水平的差异, 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FP-L3(%)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癌(初发)患者血清AFP-L3(%)和AFP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28.384、9.913, P=0.001、0.019);两两比较显示肝癌(初发)患者血清AFP-L3(%)水平均高于肝炎、肝硬化患者(P均&0.05), 血清AFP水平高于肝硬化患者(P&0.05), 但AFP-L3(%)和AFP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均差异不大(P均&0.05)。肝癌复发患者AFP-L3(%)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癌手术和射频治疗者(P均&0.05)。肿瘤大小、TNM分期影响血清AFP水平(P均&0.05), 但病因、肿瘤大小和数量、癌栓、CTP评分和TNM分期等多种病理因素均不影响血清AFP-L3(%)水平。血清AFP-L3(%)对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AFP(Z=2.637, P=0.008);AFP-L3诊断肝癌的最佳截断值为6.10%, 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63%、61.29%。结论血清AFP异质体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 其受病理因素的影响较小。为提高诊断效率, 可通过大样本的验证建立可靠的Cut-off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