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腹腔镜下肾门部囊性肾癌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下肾门部囊性肾癌肾部分切除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肾门部囊性肾癌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及长征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例应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肾门部囊性肾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5(10)岁,体质量指数23.3(1.5)kg/m2,肿物最大径3.7(0.4)cm,肿瘤R.E.N.A.L.评分8.5(1.0)分;肿瘤分期均为T1期。术前肌酐水平为68(12)μmol/L。术前患肾肾小球率过滤(GFR)47.3(5.5)ml/min,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为138(17)g/L。收集6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中转开放率、手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肾功能以及瘤学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例。中位手术时间为112(20)min,肾动脉阻断时间为34(7)min,术中出血量为33(22)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1.0)d。术后无出血、尿漏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术后病理提示肾恶性肿瘤5例,肾囊性病变1例,切缘阴性。术后3个月中位肌酐为81(12)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肾GFR为37.0(4.4)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血红蛋白水平为127(15)g/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对于肾门部囊性肾癌的病例,在完善各项准备后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有利于更好的保护肾功能,围手术期疗效确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