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在大田裂区试验下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105kg·hm^-2(节氮)、N2:135kg·hm^-2(节氮)、N3:165kg·hm^-2(常氮)】和3个抛秧密度[M1:27万穴·hm^-2(常苗)、M2:31.5万穴·hm^-2(增苗)、M3:36万穴·hm也(增苗)]对‘湘早籼45号’抛秧群体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苗节氮处理(N2M3)为产量最高的组合。株高、生育期受氮肥影响较大,密度影响不显著,N1比N3和N2的生育期分别延长7.0d和3.4d;氮肥、密度的增加对分蘖表现为相反的趋势,总体表现为茎蘖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密度增加而减少。通过对氮肥、密度与产量间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可知,产量最大值点Y=8.60t·hm^-2,对应施氮量为蜀=127.5kg·hm^-2,密度为X2=48.0万穴·hm^-2,其比常氮(165kg·hm^-2)节省氮肥22.7%。表明早稻抛秧可以通过增苗来弥补节氮所带来的产量损失,早稻施氮量和抛秧密度搭配时应该以“增苗节氮”为原则。最佳施氮量在127.5~135kg·hm^-2,最佳抛秧密度在36~48万穴·hm^-2。综上所述,双季抛秧的季节性矛盾能通过早稻“增苗节氮”来解决,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延缓农业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