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白细胞介素-33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33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血清和皮损中白细胞介素(IL)-3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皮肤科64例CSCC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CSCC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33表达水平的差异;CS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色素痣患者正常皮肤组织中IL-3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SCC患者血清中IL-33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探讨血清IL-33水平对CSCC患者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86.15±15.02) ng/mL]相比,CSCC组[(217.82±23.54) ng/mL]血清IL-3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57,P<0.05).与CSCC组癌旁组织(0.53±0.04)和正常皮肤组织(0.13±0.01)相比,CSCC组癌组织(1.12±0.13)中IL-3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38;t2=13.177,P<0.05);CSCC癌旁组织中IL-3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0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或远处转移(OR=4.369)、组织学分级(OR =3.449)及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OR=10.444)均是CSCC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血清IL-33表达水平在诊断CSCC患者存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95%CI:0.743-0.924,P<0.05),当截断值为237.25 ng/mL,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4%和86.39%.结论 CSCC患者血清及皮损中IL-3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33可作为诊断CSCC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