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心血管病专业科室运行和管理模式比较

心血管病专业科室运行和管理模式比较

         

摘要

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尤其是介入技术的产生与完善,使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目前,心血管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许多还可有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多种选择。每种治疗手段都有自身的特点,有其特定的适应证范围,但3种治疗模式的适应证常有交叉覆盖的情况,具体患者的治疗选择和就诊科别需根据自身情况来定。目前,我国多数医疗单位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专业科室都是分别设置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心外科、心内科、导管室和超声心动图室等。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笔者曾先后在国内外4所医院的心脏中心或心血管研究所学习和工作,这些医院的共同点是将诊治心血管疾病的心内科、心外科、导管室、CCU、超声心动图室、无创室和实验室等相关科室整合为一体,共同组成心脏中心或研究所。与独立设置心脏病各专业科室相比,这种融多个相关专业为一体的中心(或研究所)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表现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