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围手术期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围手术期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新发房颤(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的临床特点以及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9年06月期间在阜外医院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术前阵发性及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收集,分析POAF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患者发生POAF的危险因素。结果共498例患者入选,其中132例(26.5%)患者发生POAF,POAF首次发作于术后(50.9±27.2)h,即77.3%的患者在术后2~3 d内(24~72h)首次发作;平均发作(2.0±1.6)次,54.5%的患者发作1次;房颤平均发作持续时间(42.0±67.5)h,50.8%的患者房颤发作≤24h;发作POAF的患者平均年龄(54.0±9.7)岁,术后房颤发生率随着年龄段增长而增加,50~60岁、60~70岁、70~80岁的发生率分别为28.3%、36.0%、62.5%;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将患者依据有无POAF分为术后房颤组(n=132)及术后无房颤组(n=366),两组患者在手术年龄[(54.0±9.7)岁比(49.3±10.1)岁]、发病年龄[(46.8±10.4)岁比(43.1±10.8)岁]、病程时间[(84.1±78.0)m比(69.0±64.7)m]、X线提示肺淤血、术前左心房内径[(44.0±7.5)mm比(41.2±6.7)mm]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3.2±6.1)mm比(41.3±5.1)mm]、合并左心室中部狭窄、术中合并冠状动脉狭窄、主动脉瓣病变及二尖瓣病变、进入ICU时心率[(73.9±12.3)次/min比(77.2±13.2)次/min]、术后左心房内径[(38.4±5.5)mm比(35.4±5.0)mm]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合并左心室中部狭窄和进入ICU时心率是POAF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51,95%CI 1.027~1.075,P=0.000)、术前左心房内径(OR=1.045,95%CI 1.007~1.083,P=0.019)和术后左心房内径(OR=1.077,95%CI 1.029~1.128,P=0.001)是POAF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和术后左心房扩大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POAF的独立危险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