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YP2C19检测对高危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成本效益分析

CYP2C19检测对高危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成本效益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高危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经验性治疗方案与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的效果及成本效益的差异.方法 入选14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提示为高危患者,且已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经验性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试验组根据CYP2C 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为试验组A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常规剂量抗血小板治疗,试验组B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患者均通过PCI术后1、3、6、12个月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比较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确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并统计规律服药1年期间抗血小板治疗的费用.结果 ①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的患者有140例,随访过程中3例失访,要求终止试验的有5例,最终纳入患者132例,其中对照组62例、试验组A 38例、试验组B 32例.三组高危PCI患者间一般情况、化验指标、辅助检查及支架植入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照组抗血小板治疗的费用与试验组A相比,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费用明显增加(P<0.05).结论 对于高危PCI患者,在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相当的情况下,经验性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优化抗血小板治疗和提高成本效益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