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人工繁殖中华甲虫蒲螨的替代寄主研究

人工繁殖中华甲虫蒲螨的替代寄主研究

         

摘要

室内条件下,观察了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替代寄主和自然寄主的寄生选择性,比较了不同寄主繁殖的蒲螨发育情况,蒲螨后代的生物学差异。结果表明,中华甲虫蒲螨最喜好的是替代寄主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和自然寄主台湾狭天牛Stenhomalus taiwanus,选择系数分别为0.6743和0.6493,差异不显著;其次为多毛小蠹虫Scolytus seulensis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选择系数分别为0.5006和0.4619,差异不显著,但前一组的选择系数显著高于后一组。通过对单头蒲螨发育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替代寄主麦蛾、玉米象与自然寄主台湾狭天牛、多毛小蠹虫繁殖蒲螨从接螨至开始产后代历期分别为6.8、7.9、7.4、7.8d;最大膨腹体直径分别为0.9871、0.9243、0.9662、0.9423mm;每雌产后代雌螨数分别为109.6、105.5、130.3、115.9头,雌雄性比分别为24.6∶1、22.7∶1、27.4∶1、22.8∶1;后代雌螨爬行速度分别为5.51、5.20、5.89、5.34cm.min-1;单头蒲螨杀死供试寄主多毛小蠹虫幼虫数量分别为9.3、9.3、9.2、9.6头。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除寄主麦蛾繁殖蒲螨完成1代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其它寄主外,用替代寄主与自然寄主多毛小蠹虫繁殖的蒲螨在其他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因此麦蛾幼虫和玉米象幼虫作为中华甲虫蒲螨替代寄主是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