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气科学》 >基于遥感数据光流场的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动力条件和水凝物输送特征分析

基于遥感数据光流场的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动力条件和水凝物输送特征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发生的"7·20"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基于FY-4A静止气象卫星成像仪和地基天气雷达遥感数据,利用光流法分别计算遥感数据图像的光流场(Optical Flow Field).经与FNL数据水平风和地面风速观测对比表明,气象卫星和雷达光流场可以近似反映大气和云系的高空和低空的运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与暴雨天气过程有关的动力条件和水凝物输送特征.结果显示,在20日午后,存在从华南经河南延伸至华北"西南—东北"走向的水汽和云水输送带,其中对流活动非常明显,并一直延伸至河南中北部的既有云系中,为河南郑州地区特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云水输送条件.20日午后至16时(北京时)最强降水发生前,郑州地区低空由辐散转为强烈的气旋状辐合,并且高空的反气旋涡度增强,表明郑州地区整个降水系统上升运动增强.在最强降水发生前,从郑州地区南侧输入的水凝物急剧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郑州地区不仅存在大量水汽输入,同时还有大量水凝物随强对流云输送进入到大范围降水系统的上升运动区,可能极大地加速了水汽转化为云水进而形成降水的微物理过程转化速率,这可能是此次郑州特大暴雨快速增强的主要成因.本文提出的基于遥感数据光流场的分析方法在暴雨短临预报和预警中有显著的应用潜力.

著录项

  • 来源
    《大气科学》 |2021年第6期|1384-1399|共16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郑州 45000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天气过程的分析;
  • 关键词

    FY-4A卫星云图; 天气雷达; 光流场; "7·20"郑州特大暴雨; 水凝物输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