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气科学》 >寿县不同强度雾的微物理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寿县不同强度雾的微物理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摘要

雾对交通运输有不利影响,尤其是强浓雾.本文利用2019年1月上中旬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应用FM-100型雾滴谱仪测量的雾滴谱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强度雾的微物理特征,以及能见度与含水量、雾滴数浓度、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1)随着雾的强度增强,雾中含水量显著增大,大雾、浓雾和强浓雾阶段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0.003 g m?3、0.01 g m?3和0.09 g m?3;当含水量大于0.02 g m?3,出现强浓雾的比例高达95%.(2)雾滴数浓度、雾滴尺度随着雾强度增强而增大,从大雾到浓雾,雾滴数浓度显著增加(增幅67%),而从浓雾到强浓雾,雾滴尺度显著增大,平均直径、平均有效半径分别增加62%、135%;当雾滴有效半径大于4.7μm,出现强浓雾的比例高达95%.(3)强浓雾、浓雾、大雾雾滴数浓度谱分布均为双峰结构,谱分布整体偏向小粒子一端,强浓雾谱型为Deirmendjian分布,浓雾、大雾均为Junge分布;强浓雾的雾水质量浓度谱呈现多峰特征,最大峰值出现在21.5μm处,浓雾雾水质量浓度谱为双峰分布,大雾为单峰型,最大峰值均出现在5μm处.(4)含水量、数浓度与能见度均呈反相关关系,含水量对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采用全样本和分段方式建立了四种能见度参数化方案,评估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含水量的能见度分段拟合方案对能见度的估算效果最好.

著录项

  • 来源
    《大气科学》 |2021年第6期|1217-1231|共15页
  • 作者

    张浩; 石春娥; 杨军; 倪婷;

  • 作者单位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1;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安徽省寿县 232200;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1;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安徽省寿县 2322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安徽省寿县 2322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汽、凝结和降水;
  • 关键词

    强浓雾; 微物理特征; 能见度; 参数化; 寿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