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研究》 >16层螺旋CT的后处理功能在复杂骨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层螺旋CT的后处理功能在复杂骨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容积重建(VR)等重建技术在复杂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创伤性骨折100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30例,髋臼骨折30例,脊柱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0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16-SCT检查。16-S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果100例骨折共检出308处骨折线。DR检出239处,检出率77.6%;16-SCT横轴位检出301处,检出率97.7%;MPR检出308处,检出率100%;SSD检出246处。检出率79.9%;VR检出279处,检出率90.6%。在骨折分型上,DR有21例诊断错误,包括:胫骨平台骨折9例,髋臼骨折8例,脊柱骨折4例。在检出骨折线数量方面,16-SCT横轴位、MPR、VR与D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骨折分型诊断方面,16-SCT轴位图像及其MPR、SSD、VR等重建技术明显优于DR。结论16-SCT的轴位、MPR、VR图像在显示骨折线及骨折分型诊断方面明显优于DR,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其他影像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