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糖尿病杂志 》 >两种伤口负压治疗模式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作用的比较

两种伤口负压治疗模式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作用的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伤口负压治疗模式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4至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全身综合治疗和创面评估、清创后,对创面床适合伤口负压治疗的16例患者(男10例,女6例)按入组时间顺序进行随机分组,采用开放、平行、交叉方法,分为先负压辅助闭合(VAC)组(8例)和先负压封闭引流(VSD)组(8例),先VAC组第一周采用VAC治疗,第二周接受VSD治疗;先VSD组第一周采用VSD治疗,第二周接受VAC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及治疗2周末对所有患者足部溃疡创面拍照,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溃疡面积及肉芽组织面积变化,同时采用丹麦雷度经皮氧分压测定仪测定2个部位的组织氧分压。运用两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对治疗期间第1周和第2周两种治疗模式的溃疡面积及肉芽组织面积变化、经皮氧分压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1)1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小[4.61(3.11)比9.51(6.55)cm2,Z=3.517]、肉芽面积增加[4.08(2.49)比0.90(1.12)cm2,Z=-3.516],2个部位的经皮氧分压值均升高[(54.19±6.91)比(32.16±10.16)mmHg(1 mmHg=0.133 kPa)、(56.75±12.95)比(30.56±11.93)mmHg,t=-11.814、-14.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VSD和VAC两种不同负压治疗模式对患者的溃疡面积、肉芽组织面积及2个部位的经皮氧分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5.763~22.090,均P&0.05),且VAC治疗后的经皮氧分压增大值、溃疡面积缩小值及肉芽组织面积增加值要大于VSD治疗后(P&0.05)。(3)无论采用哪种负压治疗模式,治疗第1周后的2个部位的经皮氧分压增大值均大于治疗第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54、11.205,均P&0.05)。结论 VAC在缩小糖尿病足溃疡面积,增加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及提高溃疡周围组织氧分压方面要优于VSD,VAC治疗模式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上更具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