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不同预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附215例报告

不同预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附215例报告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预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为新冠肺炎的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8日至3月10日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5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肝功能、心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胸部CT影像学、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NA等标志物.分析并比较不同预后两组新冠肺炎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另选取2019年8月1日至11月30日本院收治的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55例为对照组.比较新冠肺炎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 入组215例患者中存活206例,死亡9例.生存组年龄明显低于死亡组,住院时间较死亡组明显延长.①?临床特征方面:死亡组出现呼吸困难、咽痛、寒战、畏寒等症状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疾病、外科手术史等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两组其他症状和体征、基础疾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预后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109/L):10.6(4.0,13.4)比4.9(3.9,6.3)〕、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09/L):9.7(3.4,12.2)比2.9(2.1,4.2)〕、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14.66(5.19,18.48)比2.34(1.47,3.34)〕、?C-反应蛋白〔CRP(mg/L):130.21(35.74,210.86)比17.90(3.11,50.23)〕、降钙素原〔PCT(mg/L):1.46(0.45,13.12)?比0.04(0.02,0.07)〕、乳酸脱氢酶〔LDH(μmol·s-1·L-1):4.80(3.34,7.37)比3.77(2.99,5.12)〕、肌酐〔Cr(μmol/L):72.9(69.6,627.5)比68.4(55.5,81.9)〕、D-二聚体〔mg/L:0.86(0.56,3.32)比0.39(0.33,0.58)〕和胸部CT磨玻璃不透明影〔77.8%(7/9)比35.0%(72/206)〕、局部斑片状影〔55.6%(5/9)比17.5%(36/206)〕、双侧片状影〔100.0%(9/9)比49.5%(102/206)〕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0.01),淋巴细胞计数〔LYM(×109/L):0.6(0.5,0.8)?比1.3(1.0,1.6)〕、Na+??〔mmol/L:136.1(131.0,136.8)比138.8(136.5,140.4)〕、Cl-??〔mmol/L:97.7(92.7,100.9)比?102.7(100.2,104.3)〕、二氧化碳〔CO2?(mmol/L):23.0(20.6,28.5)比29.2(27.7,30.9)〕水平均明显低于生存组?(均P<0.05).③?新冠肺炎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新冠肺炎组WBC、NEU、LYM、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Cl-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NLR、CRP、K+、CO2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新冠肺炎早期症状以发热、咳嗽、胸闷、乏力为主,高龄和有基础疾病可能是影响新冠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死亡组和生存组实验室检查指标(WBC、NEU、LYM、CRP、PCT、LDH、Cr)在疾病早期就已经表现出明显异常,对早期预测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同时实验室检查指标(WBC、NEU、LYM、PLT、RDW-CV、RDW-SD、CRP、Cl-、K+、CO2)在新冠患者与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的鉴别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