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针灸 》 >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温度时间曲线分析

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温度时间曲线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铜针、银针、金针和不锈钢针温针灸温度时间曲线特性,探索临床温针灸疗法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和针具材质。方法:纳入10例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测量不同灸量(1.2 g或1.5 g艾)不锈钢针、铜针、金针和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以上各种温针灸的初始热痛阈(开始感觉到烫的温度)和灼热痛阈(感到很烫但尚能耐受的温度)。通过问卷调查受试者在不同温针灸过程中的舒适感、热感、不良反应以及对各种温针灸的接受度。结果:温针灸过程中,受试者初始热痛阈为(42.8±2.7)℃,灼热痛阈为(46.7±2.9)℃。温热刺激最强的为1.5 g艾银针温针灸,达到的最高温度为(55.5±6.3)℃,其次依次为1.2 g艾银针温针灸(52.9±4.2)℃,1.5 g艾金针温针灸(46.6±3.7)℃,1.5 g艾铜针温针灸(46.6±1.9)℃,1.2 g艾铜针温针灸(43.1±1.5)℃及1.5 g艾不锈钢针温针灸(41.7±0.9)℃。各温针灸在初始热痛阈43℃以上的维持时间依次为银针1.5 g艾持续480 s,银针1.2 g艾持续325 s,金针1.5 g艾持续270 s,铜针1.5 g艾持续185 s,铜针1.2 g艾持续42 s,不锈钢针1.5 g艾持续0 s。受试者对不同温针灸的热度评分[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1.5 g艾银针、1.2 g艾银针、1.5 g艾铜针、1.5 g艾金针、1.2 g艾铜针、1.5 g艾不锈钢针,6种温针灸热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对银针1.5g艾温针灸舒适度感受显著低于其他5种温针灸(P<0.05)。有3例受试者认为银针1.5 g艾温针灸太烫而不能忍受,大部分受试者表示愿意接受这6种温针灸(接受率70.0%~100.0%)。除9例受试者在银针1.5 g艾温针灸后出现起泡,6种温针灸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人体温针灸的初始热痛阈和灼热痛阈分别为43℃和47℃,这是临床较适宜的艾灸温度范围。银针温针灸的热刺激较强,当温度超过一定阈值会引起受试者不适。铜针温针灸既可达到起效温度,又不会引起受试者的不适感和烫伤等不良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