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针灸 》 >艾灸对偏头痛大鼠血清β-EP、SP含量及脑干IL-1β、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艾灸对偏头痛大鼠血清β-EP、SP含量及脑干IL-1β、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艾灸“百会”“大椎”对偏头痛大鼠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含量及脑干白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防治偏头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治疗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制备偏头痛模型。预防+治疗组于造模前7 d(每日1次)及造模后30 min予艾灸干预,治疗组于造模后30 min予艾灸干预,均穴取“百会”“大椎”,每次30 min。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后行为学评分。干预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β-EP、S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干IL-1β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干COX-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0~30 min、60~90 min、90~120 min行为学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预防+治疗组大鼠造模后60~90 min、90~120 min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β-EP含量降低(P<0.01),血清SP含量、脑干IL-1β阳性细胞数及COX-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治疗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β-EP含量升高(P<0.01),血清SP含量、脑干IL-1β阳性细胞数及COX-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P<0.05);与治疗组比较,预防+治疗组大鼠血清β-EP含量升高、COX-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艾灸可有效缓解偏头痛。其机制可能为降低大鼠血清SP含量、脑干IL-1β和COX-2蛋白表达,升高血清β-EP含量,预防+治疗干预的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