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 >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方法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术方式完成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方式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尿路感染)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7.39±5.75)枚,多于常规组的(19.23±5.63)枚,术中失血量为(50.86±9.89)ml,少于常规组的(67.85±8.95)ml,手术时间为(133.29±21.03)min,术后排气时间为(2.75±0.31)d,住院时间为(10.76±2.36)d,均短于常规组的(173.35±19.29)min、(3.31±0.29)d以及(17.31±2.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CEA水平为(10.02±1.39)μg/L,TSGF水平为(72.21±1.63)U/ml,与常规组的(10.23±1.43)μg/L、(72.22±1.72)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CEA、TSGF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术方式比较,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方式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术中、术后系列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总体预后水平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