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畜牧业》 >宜兴市家畜改良站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宜兴市家畜改良站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摘要

随着改革开效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运行速度的加快,家畜改良工作又出现了新问题:养猪生产随着市场经济规律的变化而出现波动,母猪饲养量忽高忽低,直接影响改良站的供精量,也直接影响家畜改良站收入;畜牧兽医条线管理体制的下放,人工授精队伍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乡镇兽医站一般侧重于防疫检疫和兽医兽药工作,放松了畜牧生产和生猪统一供精;养猪专业户的出现和规模饲养场的不断兴起,虽带动了养锗生产,但大多数自养公猪,坚持自繁自养,反而降低了人工授精的覆盖面;部门和条线管理使改良站的不少优惠政策和补贴逐渐减少,无形中增加了改良站的不少经济负担;社会私养公猪品种不纯、收费又高,易造成疫病传播,再加上种畜禽管理的执法力度不够,使私养公猪越来越多,对改良站的冲击可以说是最大的。面对众多的困难和问题,家畜改良站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巩固、发展和提高呢?江苏省宜兴市家畜改良站在唐顺其站长的领导下,创建了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不仅使家畜改良站没有被重重困难所压倒,反而在原来的基础上巩固发展起来,出现了新的生机。他们的做法值得一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