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动物保健 》 >PR的危害程度不亚于其它猪传染病如何'钝化'猪伪狂犬病杀伤力——探索控制疫病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及净化的可行性策略

PR的危害程度不亚于其它猪传染病如何'钝化'猪伪狂犬病杀伤力——探索控制疫病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及净化的可行性策略

             

摘要

cqvip:——2005年以来,禽流感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造成了大量禽类死亡和人员感染,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2006年夏秋以来,变异后的猪蓝耳病病毒席卷我国26个省份304个县,造成大量生猪发病和死亡,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前所未有。病毒变异!这个留给我们沉痛教训的词组,这个给我们带来了无穷危害的元凶,在我们防不及防的时候给了人类一个下马威。如果说近两年禽流感、猪蓝耳病的发生只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少许波浪;那么,未来数年若再不加以防范,病毒变异给人类带来的可能是波涛汹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现在是重新审视和重视病毒变异这一生物学现象的时候了。二十世纪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水平的参差不齐、兽药的滥用等,动物病毒的活动日益猖獗,可能促进病毒的变异。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严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的同时,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包括猪伪狂犬病病毒在内的其它动物病毒的变异。过去,养殖场在面对病毒时,总是处于"先受害、后反击"的被动状态。如在应对禽流感时,在以往相当长时期内人们仅仅把该病局限在禽病范围之内,并将该病俗称为"真性鸡瘟",而忽视了其"具有病毒变异"的潜质,"具有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没有重视禽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形成新的流感病毒,并迅速在无免疫屏障的人群中快速蔓延、肆虐危害的可能,最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此外,在以往对养殖业危害并不十分明显的一些免疫抑制性疫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等)在病毒变异后,可能演变成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疫病。历史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在动物疫病防控实践中,必须有前瞻性和预测能力,动用社会一切力量,依靠技术与非技术手段,未雨绸缪,在病毒变异前采取措施,极大限度的消灭病毒变异的一切时间和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