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会计年鉴 》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

京山轻机MBO背后的治理困境及启示

         

摘要

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正式启动为界,上市公司京山轻机(000821SZ)于2009年5月公布的MBO(管理层收购)是股改后开始酝酿并最终成功的第一家,由此也宣告了后股改时期MBO的回归.然而,这一轮MBO与股改前的MBO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流通股取代非流通股成为交易标的.股改前上市公司均选择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作为MBO交易标的,而随着股改的结束以及大小非解禁工作的推进,MBO的交易标的已经锁定在流通股,上市公司的MBO将面临流通股持有者较为分散、价格较高等新风险,即会面对更高的交易成本.二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逐渐淡化.股改前决策者将MBO作为国企改革的一剂良药加以推广,然而却面临着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更趋多元化,许多上市公司更是以股改为契机进行了"国退民进"的改革,国家不再投入任何资金和资产.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为主要目标的股改似乎并没有代替人们对MBO的青睐,具有国企背景的中小上市公司仍然受困于公司治理困境的束缚,似乎股改还不能完全迸发出他们的热情.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会计年鉴 》 |2011年第1期|740-742|共3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