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席财务官》 >万科资本的“3大纪律8项注意”

万科资本的“3大纪律8项注意”

         

摘要

2007年3月27日,《首席财务官》杂志举办的“2006年中国杰出CFO评选颁奖晚宴”上,众多来自国内著名上市公司的CFO围坐在一起相谈甚欢。在谈及晨鸣纸业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投资湛江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时,吉利集团CFO尹大庆和万科股份CFO王文金均不约而同地感叹道:“还是国家队厉害!”“国家队”是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一种特定称谓,尤其是在其获得某种特殊待遇时,通常这种特殊待遇集中存在于行业进入门槛、税收优惠、融资渠道等几个环节。不过,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渐充分,国家队的特殊待遇正在逐渐消亡,但在融资环节上却由于国内金融市场刚刚走向全面开放而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通常,中国本土企业在融资方式上,除在企业股东内部进行扩融外,还可以采用:金融体系信贷、行业内企业参融股权、外来经营投资以及上市融资等方式吸纳企业成长基金。据2005年中发布的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这意味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资金滚动起来的。另外,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曾经在1999年对北京、顺德、成都和温州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问题是主要制约因素。在创业的前期(5年以内)超过92%的依靠自身融资,主要来自业主、合伙人及私人借贷。就追加扩大投资方面,被调查企业几乎完全依靠内部渠道自筹,主要来源为企业收益留存和业主追加投资。无论以多么宽容的视角来看,本土企业融资难在国内都是一个普遍而不争的事实。造成本土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我国金融制度不健全,融资环境差等体制上、环境上的外部原因,也有现实操作环节上的很多本土企业先天性缺乏信用、缺乏担保物等企业内部原因,同时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加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鉴于国内房地产龙头万科在投融资管理上的连续创举,以及其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管理层的职业化和业务运作的透明化程度均在国内企业界有口皆碑,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本期特别选取了万科作为本土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样本,从第三方的角度详细剖析其在投融资管理及其背后的公司管控机制上值得借鉴的众多创造性实践,进而将其22年的投融资管理实践总结为万科资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作为本土企业突破资本瓶颈的“参考模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