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物多样性》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红外相机监测

         

摘要

红外相机监测是了解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动态变化和面临威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网格抽样调查法,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个监测样区共40个监测位点布设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进行监测调查。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红外相机累积监测14,808个相机工作日,共收集有效照片14,119张,独立有效物种照片3,199张。共鉴定野生动物9目22科61种,其中兽类26种,隶属于4目12科;鸟类35种,隶属于5目10科。记录到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brelichi)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8种。物种的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分析结果显示,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 RAI=28.23)、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RAI=15.46)、野猪(Sus scrofa, RAI=11.82)、小麂(Muntiacus reevesi, RAI=9.05)、黔金丝猴(RAI=7.70)为相对多度最高的5种兽类;紫啸鸫(Myophonus insularis, RAI=10.3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 RAI=9.59)、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RAI=6.96)、白颈长尾雉(RAI=3.71)、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RAI=1.55)为相对多度最高的5种鸟类。另外,红外相机还监测到较多的家畜活动(RAI=11.14)和人为活动(RAI=12.90),保护区管理部门仍需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周边居民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