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基于负荷准线的大规模需求响应

基于负荷准线的大规模需求响应

         

摘要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渗透,发电侧调节能力大幅减弱,仅依靠常规可控电源的调控方式将产生大量弃风弃光.为此,提出以"可调"满足"不可调"的电力平衡方式,协调大规模的需求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DR).首先,分析了当前各类DR机制在大规模DR中存在的局限性,特别是基线负荷面临的诸多问题;接着,提出了负荷准线的概念、模型、响应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基于准线的DR实施方案;将可以有效平抑系统内不可控波动的理想负荷曲线形状定义为负荷准线,各用户在激励作用下,根据自身偏好自主地调整自身用电方式使其负荷形状趋近准线,从而实现可调资源与不可调资源的实时平衡.相比现有的DR机制,负荷准线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推广,从根本上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极大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基于构建的测试系统,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机制可有效降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弃风弃光量.

著录项

  • 来源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年第15期|19-27|共9页
  • 作者单位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200240;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200240;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20024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上海市 200122;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200240;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20024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需求响应; 自趋优; 负荷准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