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电声技术》 >数字音频设备安装使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字音频设备安装使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音频设备日益成熟,在新闻采访、节目制作、声音发射、设备维护等部门已全部或局部实现了数字化运作。为了能更好地使用数字音频设备,发挥其高性能、高效率的作用,现将数字音频设备安装和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rn1t不同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设备的连接rnt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更高的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是否可以将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不同的设备连接到一起使用?当一台20 bit的数字调音台与一套24 bit的硬盘系统配合使用时,如何才能发挥出高精度设备的优势呢?将一台数字混音器接到音频链路中,音质变差,这些设备究竟可不可以接到一起使用?rnt在数字音频领域,将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不同的设备接到一起使用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有些数字音频设备是使用内部的时钟信号来控制采样频率,这种时钟信号通常称为字时钟(word clock)。当数字音频信号从一件设备传送到另外一件设备时,这两件设备的字时钟必须同步,用户可以使用包含在数字信号数据流中的时钟信号来实现同步,或是使用外部的字时钟连接器和电缆。如果这两件设备使用的采样频率不同,那么就不能使用这种同步方式。当然,也可以使用采样频率转换装置强制两件设备在数字化情况下配合使用,只是这样做似乎不值得。rnt在一些数字音频工作站上,不允许同时录音、回放采样频率或量化精度不同的音轨。大多数的数字音频系统都要求你为整个音频工程或整首乐曲设定唯一的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值。这时,你可以在音频设备中选择各种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但是必须将它们的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统一后才可以正常工作。rnt由于在数字化领域进行连接有上面谈到的问题,因此可以采用模拟的方式来进行连接。当使用模拟的方式连接不同的音频设备时,根本就不存在字时钟、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的问题。例如,将一台16 bit的录音机的模拟输出口与一台24 bit的数字效果器的模拟输入口相连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在连接的过程中,要经过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的转换,经过的转换越多,音质的下降就越严重。另外,让音频信号在量化精度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转换,也会造成音质的下降。对信号进行无损传递是所追求的目标,但是使用过多的中间设备会对信号精度有影响, 这是对高精度设备的浪费。rnt使用模拟连接方式时,音频信号的质量就完全取决于各个设备的模拟输入、输出端口的精度了。音频信号从一部量化精度为16 bit的设备的模拟输出口发送到一台具有24 bit转换器的设备中,声音的精度不会有所提高,声音只不过可以被较好地再现而已。近过来,如果将一台量化精度为24 bit的设备的模拟输出口输出的信号发送到16 bit设备的模拟输入端,则信号的量化精度就将下降为16 bit,原先24 bit设备所具有的高精度全都白费了。rnt正确的作法是,尽可能地在数字方式下进行连接。例如,将工作站的24 bit数字输出接到数字调音台的24 bit数字输入端。但是如果将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不同的设备连接到一起,还是需要使用模拟方式,而不能使用数字方式。如果将数字设备用模拟的方式连接起来,那么必须要有高质量、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转换阶段的声音精度损失最小。rn2t高量化精度和高采样频率对音频数据存储器的要求rnt使用高量化精度和高采样频率的数字音频系统,意味着系统对于数据存储的空间要求和速度要求都要有所提高。所有这些增加出来的比特、字节和字都要有地方来保存,并且,当系统进行音频回放和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时,还要有足够快的速度来传送这些数据。使用数字音频系统工作时应该清楚,16 bit/44.1 kHz的数字音频数据每一轨每分钟大约需要5 MB的存储空间(如果是立体声,则需要10 MB,4个音轨就需要20 MB,以此类推)。rn 如果使用24 bit/44.1 kHz的数字音频格式,则每一轨每分钟就需要7.5 MB的存储空间。而24 bit/96 kHz的数字音频数据每一轨每分钟的数据量将达到17 MB。rnt另外,回放24轨16 bit/44.1 kHz音频数据需要系统具有每秒钟传输2.1 MB数据量的能力。如果是24 bit/44.1 kHz的音频数据,同时回放24个音轨时每秒钟的数据传输量将达到3.5 MB。采用24 bit/96 kHz时这一指标将达到6.8 MB。因此,如果使用高量化精度和高采样频率的数字音频格式,所用音频设备中的硬盘和总线系统必须能够达到所需的传输率。例如,Protools计算机音频工作站在进行24 bit录音时,要求使用每分钟10 000转的高速硬盘。如果它们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那么就要考虑进行硬盘升级,甚至有可能升级整个计算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