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省2009年霍乱疫情溯源实验分析

安徽省2009年霍乱疫情溯源实验分析

         

摘要

目的对2009年发生在安徽省境内的2起霍乱疫情进行溯源及2起疫情菌株的遗传相关性分析,为防控霍乱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血清学及常规细菌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霍乱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霍乱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所分离3株菌均是霍乱弧菌O139且具有肠毒素(CT)和毒素共调菌毛(TCP)毒力基因;PFGE分成2个型。SZ分离株的pattern在福建、广东、湖南、江浙和重庆出现过。该pattern的菌株在霍乱数据库占已有O139菌株的12.7%;。H1、H2的pattern与辽宁分离株具有相同的pattern。该pattern的菌株在霍乱数据库中目前仅有1株。结论 3株试验菌株均是产毒株,具有致病性;首例病人分离株与该病人所食甲鱼分离株PFGE带型一致,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甲鱼可能是首起疫情的传染源之一,与第二起疫情无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