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剖与临床》 >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滑移段外固定取出后发生回缩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滑移段外固定取出后发生回缩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过程中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后发生回缩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9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骨科医院胫骨骨缺损应用骨搬运治疗, 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或失效发生不同程度回缩的41例患者, 男25例、女16例, 年龄18~71(40±15)岁。用Pearson相关分析滑移段回缩距离与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缺损长度、手术次数、滑移段长度、骨搬运长度、滑移段固定时间和外固定去除或松动失效前、后两次影像学检查的间隔时间等9个因素的相关性, 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 受伤至骨搬运时间7~95(40.54±25.65)d, 骨缺损长度5.0~11.0(6.90±1.20)cm, 手术次数1~5(1.64±0.82)次, 滑移段长度4.8~12.0(9.68±2.24)cm, 骨搬运长度4.5~11.0(6.76±1.64)cm, 滑移段固定时间3.5~11.5 (7.47±1.94)个月, 间隔时间5~21(10.16±4.07)d, 滑移段回缩距离1.5~30.0(8.73±7.99)m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滑移段回缩距离与滑移段固定时间呈负相关, 与骨搬运长度和滑移段长度呈正相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897、0.501、0.419,P值均&0.05);滑移段回缩距离与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缺损长度、手术次数和间隔时间均无相关性,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骨搬运长度和滑移段固定时间与滑移段发生回缩存在线性关系(t=-10.385、3.027,P值均&0.05)。回归方程:?)回缩距离(mm)=27.081-2.805X滑移段固定时间(月)+0.447X骨搬运长度(cm)(R2=0.805,F=13.256,P&0.01)。结论骨搬运过程回缩程度与滑移段长度、骨搬运长度、固定时间相关, 其中骨搬运长度和固定时间与滑移段回缩程度存在线性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