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剖与临床》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龙海市第一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共52例AFR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3~69岁、平均43岁。52例患者均有单侧或双侧鼻塞、脓涕症状,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9个月;鼻内镜检查可见中鼻道息肉样物及脓性分泌物,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提示真菌变应原阳性。52例均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总结其CT影像学特征,并于术中重点观察CT显示病变部位组织结构的临床病理与组织学改变特点。结果 52例患者术前CT检查显示:单侧鼻窦病变33例(63.5%),双侧鼻窦病变19例(36.5%);各组鼻窦中,筛窦病变最常见,共48例(92.3%);病变鼻窦腔为低密度软组织影充填(CT值23~50 HU,平均34 HU),其内散在条索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CT值82 ~107 HU,平均96 HU),呈特征性的毛玻璃样改变,在软组织窗中尤为明显,与周围软组织影分界清晰。术中探查该区域病变为脓性或豆渣样黏稠分泌物,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该病变为变应性黏蛋白结构。57.7%(30/52)的患者CT可显示筛窦外侧壁、蝶筛隔板或蝶窦间隔等部位的骨质侵蚀表现;术中鼻内镜下见该处窦腔扩大,骨质菲薄或缺如。术后随访6~12个月,全部患者病情均达完全控制或部分控制。结论 AFRS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为以筛窦受累为主的窦腔实变、膨胀,伴有弥漫、散在的条状或云雾状高密度影,多数患者合并有骨质侵蚀;病变部位CT值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 来源
    《解剖与临床》 |2019年第6期||共页
  • 作者单位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龙海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龙海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龙海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耳鼻咽喉科;
  •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 变应性鼻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